公教活动现场 | “小岛艺述”沙龙第17期:行旅天地间 情寄山水图 ——中国山水艺术的精神传统

2025-06-28 21:11:00 765感兴趣

01.gif


2025年6月28日,岳阳市美术馆沙龙空间内,“行旅天地间 情寄山水图——中国山水艺术的精神传统”为主题的小岛艺述沙龙如期举办,此次活动由胡天月老师主讲。


▲ 沙龙现场


胡天月老师以“山水之恋:人类的精神原乡”为引,指出自然作为人类精神归宿的永恒地位。从先秦《诗经》《楚辞》对自然的描绘,到旋涡纹陶罐等艺术品对自然美的追求,无不彰显人类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。



随后,胡老师详细梳理了中国山水艺术的发展脉络。魏晋时期,文人以山水寄托超脱世俗的理想,顾恺之的《洛神赋图》虽以人物为主,但其山水背景已初露空间意境探索的端倪,山水画开始脱离人物画附属地位。隋唐时期,青绿山水与水墨山水并行发展,展子虔的《游春图》与李思训的《江帆远阁图》代表青绿山水高峰,王维则开创水墨山水新境,推动山水艺术与文学深度融合。


▲ 胡天月老师 授课现场


两宋时期,山水画达到理法兼备的巅峰。北宋范宽、郭熙作品雄浑,南宋马远、夏圭开创“边角山水”,构图疏朗。受宋代理学影响,山水画强调“格物致知”,形成“可居可游”的理想景观。范宽的《溪山行旅图》与马远的《水图》成为这一时期的代表作。



元明时期,中国山水艺术迎来写意升华。元代文人画家如赵孟頫、倪瓒等摒弃精细工笔,转向以书法用笔入画,强调“书画同源”。明代沈周、文徵明等简化构图,形成“吴门画派”,推动山水画向神似转变。倪瓒的《容膝斋图》以其空灵之境,成为文人画典范。



▲ 交流互动


胡老师还剖析了中国山水艺术的精神传统,指出其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哲学追求,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。山水比德观念将山水文化人格化,隐逸精神则通过山水寄托超脱世俗的情怀。山水画中的渔樵、茅舍等元素,成为隐逸文化的象征。


▲ 沙龙现场


活动反响热烈,观众讨论热烈,纷纷表示受益匪浅,对中国山水艺术有了更全面的认识。此次“小岛艺述”沙龙的成功举办,不仅为市民提供了一次感受山水艺术魅力的机会,也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。


▲ 活动合影


▲ 活动志愿者:何拓张进潇






推荐阅读  

Reading recommendation

请点击下方文字查看详细内容

【公教活动预告】 |  “小岛艺述”沙龙第17期:行旅天地间 情寄山水图 ——中国山水艺术的精神传统

【岳美展讯】 |  “诗和远方”第四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———全国山水画名家邀请展

【岳美展讯】 |  “诗和远方”第四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———全国山水画名家邀请展

喜讯】| 我馆谈汩展览海报设计入选2023中国博物馆美术馆“年度十佳”!

喜报】| 岳阳市美术馆荣获文旅部2020-2021年度全国美术馆优秀公教项目提名奖

【获奖公告】 | 岳阳市美术馆荣获全国百佳公共文化空间奖

喜讯】| 岳阳市美术馆标识设计荣获第十九届“中南星奖”设计艺术大赛专业组等级奖银奖

【入选项目】 | 我馆王峰参加2019年全国美术馆青年策展人扶持计划培训班

【招募公告】 | 岳阳市美术馆志愿者招募开始啦!

【观众答疑】 | 岳阳市美术馆微信公众号留言答疑

【入馆指南】 | 参观岳阳市美术馆必看指南



监制 | 戴剑   

一审 | 万琴
 | 范菽
三审 |  史向琼
编辑 |  万琴  谈汨     


尾图.jpg

若无特殊说明,本站内容均为岳阳市美术馆,岳阳美术馆原创整理,未经授权严禁采集转载或做二次修改,违者必究。
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yysmsg.com/art/905.html,转载请保留本链接。